光厂商竞相布局的新战场,机构称OCS未来增长确定性强
数据中心规模扩张与AI算力需求激增,正将光学电路交换技术推向聚光灯下。
光学电路交换(OCS)技术正成为光通信领域备受关注的新赛道。
根据QYResearch的统计及预测,2024年全球OCS全光交换市场销售额已达3.66亿美元,预计到2031年将达到20.2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7.1%。
谷歌等科技巨头已率先实现产品落地,而更多厂商仍在积极研发,这一技术路线因其明显的低延迟、低功耗优势,正在获得越来越多产业链企业的青睐。
01 何谓OCS:光通信交换的技术革新
光学电路交换(OCS)设计理念核心在于光纤信号进入交换机后,不再进行光电转换,而是通过光信号的波分复用、交叉连接等进行转发操作。
与传统交换机相比,OCS允许光信号在光域内直接交换,避免了耗时费能的光电转换环节。
在传统数据交换过程中,光信号需要转换为电信号进行处理,然后再转换回光信号传输,这一过程不仅消耗时间,也增加了设备功耗。
OCS通过重构光信号本身的物理路径,使其最终呈现出带宽容量高、延迟与能耗低的特点。
OCS技术方案主要包括MEMS方案、数字液晶DLC方案和直接光束偏转DBS方案等,每种技术路径都在追求更高的交换效率与更低的能耗表现。
02 市场驱动力:算力需求爆发与数据中心升级
OCS市场在AI算力爆发和高性能计算需求驱动下迎来显著机遇。
根据行业预测,2026年仅谷歌需求即可带动OCS市场规模达110亿人民币,这是基于200万颗TPU组网的测算。
叠加其他云厂商和ASIC厂商对光交换的探索,市场潜力进一步放大。
AI训练与推理网络对带宽需求激增,正推动整个数据通信架构的升级。
据美国OCP全球峰会数据,预计2025至2027年,400G/800G/1.6T光模块的需求将分别达到5000万只、7500万只和1亿只。
高速光模块的普及为OCS技术创造了良好的应用环境。
数据中心投资规模持续扩大也为OCS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
综合统计及政策信号,2026年全球数据中心投资规模预计突破5000亿美元,其中超算中心与AI专用网络的占比将显著提升。
03 生态格局:互补共生的技术体系
OCS并未被业界视为现有光模块技术的替代者,而是形成了互补共生的生态体系。
据中信证券分析,OCS技术路线可行性高,优势明显,未来增长确定性较强。
在整体光通信架构中,OCS与CPO、OIO等被视为并行的远期替代电交换机的技术方案,三者协同形成“板级→机柜级→数据中心级”的全光交换矩阵。
这种分层协作的技术路径正在获得产业界的广泛认同。
从技术成熟度来看,可插拔光模块方案目前仍为主流。
CPO产业仍处于渐进发展过程当中,这为OCS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市场窗口期。
国金证券指出,看好中长期光模块需求提升带来的业绩增长与板块估值提高,而OCS作为光通信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受益于这一趋势。
04 产业链与竞争态势
OCS市场吸引了众多企业布局研发。
从全球范围看,主要参与者包括Google、Huber+Suhner、Coherent、Calient等企业。
中国市场也有光迅科技、华为、广东三石园科技等企业积极参与。
腾景科技与全球主要的光模块厂商建立了合作关系,提供各类精密光学元组件产品。
公司有少量精密光学元组件产品应用于OCS全光交换机领域的海外客户产品中。
太辰光也表示,OCS光交换机使用了光无源器件,公司具备生产其中部分光无源器件的能力。
这些企业在精密光学元组件方面的技术积累,使他们在OCS产业链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随着AI、云计算与大模型应用的快速发展,全球光通信市场正进入以800G和1.6T为核心的更新换代阶段。
这一趋势为OCS技术提供了更广阔的应用场景,也推动了相关企业的技术创新与产能布局。
05 前景与挑战:机遇与制约并存
尽管OCS市场前景广阔,但当前仍处于商业化初期,面临技术成熟度不足、成本较高及与传统电交换机的定位差异等挑战。
OCS单台设备成本高达几万美元,且送样测试阶段的客户验证周期较长,规模化落地仍需时间。
然而,OCS的优势也十分显著。随着AI服务器功耗快速上升,数据中心对低功耗、高效率的解决方案需求迫切。
OCS凭借自身优势契合市场需求。
长城证券认为,伴随AI、5G、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发展,网络流量激增,对高速、低耗光交换需求迫切。
随着技术迭代与产业成熟,OCS未来有望在多领域实现大规模应用。
从应用领域来看,OCS市场需求主要分布在电信通信、数据中心和高性能计算三大领域,这些领域对数据传输速度与能耗都有较高要求,是OCS技术率先突破的重点市场。
随着AI服务器功耗从千瓦级向千瓦以上迈进,谷歌通过TPU集群组网验证了OCS在低延迟、高带宽场景中的价值。
未来,随着光模块向800G/1.6T演进、数据中心网络架构升级,OCS将加速渗透至超大规模分布式训练和AI模型部署领域。
在算力需求呈指数级增长的时代,一场围绕光通信效率的静默革命正在展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