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拜鬼、否认侵略历史,高市早苗比安倍更极端
日本政坛右翼势力再度抬头,一位比安倍晋三更为激进的保守派政治家正将这个国家带向更危险的轨道。
10月21日,高市早苗在众议院首相指名选举中胜出,成为日本历史上首位女性首相。然而,这位政治领袖的上台却引发了周边国家的深切担忧。
与其自称是“安倍晋三弟子”的身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高市早苗在否认侵略历史、参拜靖国神社、对台强硬等方面,表现出比安倍更为极端的右翼立场。她的当选不仅标志着日本政治结构的右倾固化,也可能使中日关系面临更多挑战。
01 历史修正主义:比安倍更进一步的极端史观
高市早苗的历史观可谓比安倍更为激进和极端。她长期公开否认日本在二战期间的侵略行为,甚至将“九一八事变”后日本进行的对外侵略战争美化为“自卫战争”。
这种对历史的公然歪曲,已经超越了安倍时期相对隐晦的修正主义表述。
在南京大屠杀这一铁证如山的历史事件上,高市多次公开质疑其规模与真实性。这种毫不掩饰的否认态度,即便在日本右翼政客中也实属罕见。
更为极端的是,她对日本政府承认侵略历史的“村山谈话”表示否定,试图推翻日本在二战责任问题上的官方立场。
高市早苗坚持认为,甲级战犯分祀和建立国立追悼设施是不必要的,还主张外国不应干涉日本的教科书事项。这些立场充分暴露了她对历史真相的蔑视和对战争责任的推卸。
02 靖国神社问题:持续参拜的极端执着
在靖国神社问题上,高市早苗的表现远比安倍更为执着和公开。数据显示,从2014年至2025年的12年间,她共参拜靖国神社11次,几乎每年都前往参拜。
最近一次是在202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日当天前往参拜,这一挑衅行为充分显示了其对周边国家民众感情的无视。
比较安倍与高市在靖国神社问题上的行为,差异显而易见。安倍在第二次执政期间,考虑到外交影响,并未亲自参拜靖国神社,只是供奉祭品。
而高市则毫不避讳,甚至在成为首相前就表示,是否参拜靖国神社“不应该成为一 个外交问题”。
今年4月22日,当日本跨党派议员联盟“大家一起参拜靖国神社国会议员会”成员集体参拜靖国神社时,高市早苗更是专门单独进行了参拜。这种对战犯的公开祭拜,是对国际正义和人类良知的公然挑战。
03 政治立场与政策主张:极端右倾的修宪扩军
高市早苗的政治立场极为保守右倾,其对日本和平宪法的态度甚至比安倍更为激进。她主张修改和平宪法,并主张将自卫队升格为“国防军”。
这一主张彻底背离了日本战后长期坚持的和平发展道路。
在军事方面,高市早苗计划将日本防卫预算占GDP的比重从当前的约1%提升到2%。这一大幅提升防卫预算的计划,即使在安倍时期也未曾提出。
她还推动日本武器装备出口,计划打破限制,将战斗机、大型舰艇等装备列入可出口清单。
更令人担忧的是,高市引进核潜艇的构想,触及了日本“无核三原则”的红线。这些激进政策显示,高市早苗正在推动日本走向一条更为危险的军事化道路。
04 对华关系与台湾问题:强硬的挑战者
在对华关系上,高市早苗的立场堪称中日建交以来最为反华的首相级人物。她曾数次发表抹黑中国言论,渲染“中国威胁论”,并公然声称“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直接挑战中国核心利益。
高市早苗配合美国的岛链计划,积极推动对华围堵。她还宣扬日本要在经济、科技上对华脱钩,并在日本市场封杀中国5G设备。这些强硬举措,将使中日关系面临更多困难。
中国政府对高市早苗的上台保持了谨慎态度。与往常不同,中方未向高市早苗致贺电。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仅表示“我们已经根据外交惯例做出适当安排”,这一微妙回应折射出中方对高市政权的严重保留态度。
05 政权基础与政治联盟:右翼势力的集结
高市政权的政治联盟结构也决定了其政策的极端性。与自民党联合执政的日本维新会,同样是一个右翼政党。该党政纲强硬,把中国的钓鱼岛画到了会徽上,其右翼立场可见一斑。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勇指出,自民党与维新会的合作,意味着日本政治结构的右倾固化,高市早苗当 elected,日本的政治方向将更加偏向右翼。这一联盟是日本战后最保守的政治组合。
与此同时,原本在联合执政中起缓冲作用的公明党已退出高市政权。公明党传统上被视为温和力量,其退出意味着政府内部制约右翼政策的刹车机制失效。
高市任命了一批保守派人物担任重要职位,这进一步强化了其政府的右翼色彩。
东京大学教授境家史郎认为,高市政权在脱去公明党这个枷锁,转而和日本维新会联手之后,会进一步纯化保守鹰派色彩,而非只是单纯地回归“安倍路线”。
随着日本政治进一步右转,东亚地区的和平稳定正面临严峻考验。美国希望通过强化美日同盟来遏制中国崛起,而高市早苗的强硬立场正与美国的战略目标相契合。
历史经验表明,任何否认历史、挑战战后国际秩序的行为,不仅会破坏地区稳定,最终也将损害日本自身的长远利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