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锚定“三年千亿”并购目标,加速产业整合升级
深圳市政府发布并购重组三年行动方案,计划到2027年实现上市公司总市值突破20万亿元,培育20家千亿级市值企业。
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等六部门10月22日联合印发《深圳市推动并购重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提出到2027年底,实现累计完成并购项目超200单、交易总额超1000亿元的目标。
这一被简称为“三年千亿”的并购计划,是深圳推动产业整合升级、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
行动方案围绕深圳“20+8”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制定了1个总体目标和10项重点任务,旨在通过市场化并购重组提升产业链活力与韧性,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01 战略蓝图:培育千亿级企业集群
深圳为未来三年的并购重组市场描绘了清晰蓝图。
根据方案,到2027年底,深圳境内外上市公司总市值将突破20万亿元,并培育形成20家千亿级市值企业。
并购重组市场将实现量质齐升,累计完成并购项目超过200单。
这一系列目标的背后,是深圳希望通过并购重组进一步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强化产业链竞争力。
深圳还将打造万亿级“20+8”产业基金群,带动重点产业链协同并购,构建完备的产业链并购生态圈。
02 产业聚焦:瞄准新质生产力领域
行动方案明确了并购重组的主要方向——聚焦“20+8”产业集群实施分类引导。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如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支持 “链主”企业和龙头上市公司开展上下游并购。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方案鼓励收购未盈利优质资产以强链补链和提升关键技术水平,这为科技创新型企业的早期退出提供了通道。
在未来产业领域,如合成生物、智能机器人、量子信息、前沿新材料等,鼓励企业通过并购实现规模扩张与技术突破。
方案还专门提出,支持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基于产业转型升级开展并购重组,加快实施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
03 金融支持:多元化融资工具与耐心资本
为实现“三年千亿”目标,深圳将构建多元化的融资支持体系。
方案鼓励企业综合运用现金、股份、定向可转债、科创债券等方式实施并购重组。
同时,鼓励银行机构通过并购贷款、银团贷款、投贷联动等方式对企业市场化兼并重组给予信贷支持。
在创新金融工具方面,深圳将探索开展非居民并购贷款、科技型企业并购贷款创新试点。
方案还提出构建耐心资本支持体系,引导“20+8”产业基金积极参与优质并购重组项目。
支持市天使母基金、科技创新种子基金参与并购标的培育,促成科技成果转化。
04 深港联动:打通境内外并购资源
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深圳特别注重跨境并购重组的发展。
方案支持符合条件的行业龙头企业通过赴港上市或再融资等方式获取资金,提升跨境并购重组效率。
创新运用跨境资产转让、跨境双向股权投资、跨境银团贷款等工具,促进境内外企业实施双向并购整合。
方案还明确对企业通过跨境换股收购资产予以支持,这将大大提高跨境并购的灵活性。
支持深圳证券交易所与香港联合交易所加强合作,探索并购重组及股债融资机制互联互通。
05 生态建设:全链条服务体系
健全的并购生态服务平台是行动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方案支持深圳证券交易所构建更加适应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发展体系,支持开展“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专项研究。
支持深圳前海股权交易中心高质量建设“专精特新”专板,帮助科创中小企业实现内外部资源整合。
深圳还将建立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标的项目库,形成覆盖重点产业领域的并购标的项目储备资源。
建立“市区联动+部门协同+市场推荐”项目推优机制,形成“后备一批、意向一批、储备一批”的滚动实施机制。
06 风险防控:保障并购市场稳健发展
在积极推动并购重组的同时,方案也注重风险防控。
方案强调要提升并购项目税务、财务、信息披露等合规审查质效,审慎评估标的资产质量。
将重点防范恶意收购及违反商业伦理的不道德并购行为,依法依规惩戒交易中的违规举牌、内幕交易等违法行为。
方案还要求督促企业严格履行反垄断申报义务,从严审查可能导致市场垄断或阻碍技术创新的并购交易。
支持具备拯救价值的尾部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破产重整等方式提升经营质效、出清风险。
并购重组已成为深圳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
随着行动方案的落地实施,深圳的产业集群将通过并购重组实现能级提升,进一步强化在全球产业链中的竞争力。
从集成电路到人工智能,从合成生物到量子信息,深圳的并购浪潮将席卷每一个代表新质生产力的领域,为城市发展注入新动能。
深圳的探索和实践,也将为中国资本市场并购重组制度改革提供宝贵的“深圳经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