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大爷让房给40条狗住,善举引发邻里拉锯战
69平方米的居民楼里,40条流浪狗的吠声与异味弥漫整个小区,退休罗大伯的善意之举成为邻里关系的噩梦。
浙江一小区正在进行旧区改造,居民罗女士却无暇顾及焕然一新的公共环境,她找到记者,希望借此机会解决一个困扰她多年的问题——一楼邻居在房子里养了数十条流浪狗。
“楼下跟自己家户型相同,一共69个平方,目前养了几十条狗,臭气熏天。”家住二楼的毛大伯痛苦地形容,自己仿佛“住在了狗窝上”。
01 好心办坏事
记者在现场见到了一楼养狗的房主罗大伯,他今年60岁,和老婆结婚没小孩,退休后无事可做,便想通过收养流浪狗来做善事。
“我养狗会增加寿命的”,这是罗大伯面对邻居抱怨时的回应。楼上的毛大伯则戏谑道:“我想他要活到150岁”。
罗大伯的善举渐渐失控。他收养的流浪狗数量逐年增加,目前已达40条。这些狗全部居住在他69平方米的房产内,而罗大伯本人晚上并不住在这里。
02 邻里苦不堪言
对于周围邻居而言,罗大伯的爱心已成为一种折磨。狗狗散发出的异味已经影响到了周边居民的生活。更令人头疼的是,小区正在旧改,施工队一发出声音,狗狗们就狂吠不止,居民不堪其扰。
养狗问题已经存在了七八年之久。期间,毛大伯等邻居曾多次出面与罗大伯交涉,但问题始终未能解决。双方经常因此爆发争吵,民警也不得不到现场调解。
03 经济账与责任账
罗大伯的爱心付出不容小觑。他称,每天光购买狗粮就要花费300元,月花费近万元。同时,他也明白,这套房子若出租,每年能有一万多元收入。
记者在罗大伯家看到,多条流浪狗住在房间内,卫生打扫得不错,但因狗狗数量众多,味道还是有点刺鼻。
面对邻居的抱怨和民警的调解,罗大伯表示自己已经在寻找可以安置这些流浪狗的场所,但选址遇到问题,一直没有确定下来。他承诺,若找到合适的地方,立即把狗转移。
04 寻求解决方案
社区方面并未袖手旁观。社区书记表示,他们一直在积极帮罗大伯寻找可以转移流浪狗的安置地,在海宁已经找到了一处选址。但罗大伯认为海宁太远,自己已经联系了塘北一处地方,正在接洽中。
执法部门已经介入。杭州临平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塘栖中队刘队长表示,已责令罗大伯整改,最迟下个月中旬,若罗大伯这边状况还未改善,执法局将联合相关部门共同解决这个问题。
类似罗大伯这样因收养大量流浪狗影响邻里的情况并不罕见。这些案例暴露了个人爱心与公共秩序之间的复杂矛盾。
执法部门已责令罗大伯在下个月中旬前整改,社区也在积极帮他寻找合适的安置地点。
一边是退休老人的精神寄托,一边是居民的正常生活权利,这场善意与公德的拉锯战,考验着社区的智慧与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