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刷牙仍有蛀牙,核心原因是刷牙无法100%清除口腔细菌(尤其是致龋菌)和食物残渣,且口腔环境、饮食习惯、牙齿本身条件等因素会进一步增加蛀牙风险。具体可从以下4个关键维度分析:1. 刷牙效果不达标:刷牙时间不足(需≥2分钟)、角度错误(未贴合牙龈沟)、漏刷关键区域(如牙齿邻面、舌侧、智齿),或未使用牙线清洁牙缝,都会导致食物残渣和牙菌斑残留,长期钙化形成牙结石,为致龋菌提供“温床”。2. 饮食习惯影响:频繁摄入甜食(如糖果、奶茶)、黏性食物(如年糕、巧克力)或酸性食物(如碳酸饮料、柠檬),会让口腔内致龋菌大量繁殖并产生酸性物质,加速牙釉质脱矿,最终形成龋洞。3. 口腔环境与牙齿自身问题: - 唾液分泌不足(如熬夜、干燥环境、某些药物副作用),会减少唾液对牙齿的“清洁”和“再矿化”作用(唾液能中和酸性、修复早期牙釉质损伤); - 牙齿天生矿化程度低、窝沟较深(如儿童恒牙),或有牙列不齐、牙缝过大等问题,更容易积存细菌和残渣。4. 缺乏额外防护措施:未定期(每6-12个月)做口腔检查和洗牙,无法及时清除牙结石;儿童、老年人等高危人群未做窝沟封闭、涂氟,牙齿抗龋能力较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