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股9月成交额创历史新高:政策与资金共振下的市场狂欢2025年9月,A股市场交出了一份震撼人心的成绩单——月度成交额创下历史新高,连续31个交易日成交额稳定在2万亿元上方,单日最高达到3.2万亿元,日均成交突破2万亿元。这一纪录不仅刷新了A股市场的成交活跃度天花板,更折射出政策、资金与产业趋势的深度共振。## 一、历史维度下的成交爆发:数据全景扫描从历史对比视角看,2025年9月的成交额呈现出量级跃升的显著特征。2024年9月24日,A股成交金额仅为9708.9亿元,而到2025年同期已飙升至23471.5亿元,增幅超过140%。从更长周期观察,2025年7月1日至9月26日国内股票总交易额达到143.14万亿元,是2024年同期51.81万亿元的2.76倍,显示出市场活跃度的持续性提升。单日成交额的突破更具标志性意义。9月18日,沪深京三市合计成交额达到31666亿元,较前一交易日放量7637亿元,这使得A股历史上单日成交额超3万亿元的天数增加至三天。回顾历史,A股单日成交额超2万亿元的35天中,2024年占18天,2025年占12天,而2015年仅占5天,反映出当前市场资金体量与交易效率已非昔日可比。市场结构方面呈现出明显的量价齐升格局。9月22日,A股总市值达到118.7万亿元,较8月首次突破100万亿元时又增长18.7%。指数表现同样亮眼,创业板指月度涨幅达12%,科创50指数上涨11%,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均创出三年新高,显示成交额的放大伴随着市场价值的实质性提升。## 二、资金洪流:多维资本的集体入场9月成交额的爆发源于多渠道资金的协同流入,形成了以内资为主力、外资为补充的资金格局。杠杆资金的活跃尤为引人注目,截至9月29日,A股两融余额达到24125亿元,9月1日首次超过2015年6月的历史峰值,显示出投资者风险偏好的显著提升。两融资金主要流向科技成长、新能源等景气度较高的板块,与市场主线高度契合。北向资金的回流同样贡献显著。摩根士丹利数据显示,9月净流入中国股市的外资达到46亿美元,创下自2024年11月以来单月最高。值得注意的是,外资呈现出明显的结构偏好,深股通的净流入显著多于沪股通,重点增持半导体、资本货物等板块,反映出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科技创新领域的认可。内资机构与散户的共同参与进一步放大了成交规模。长江商学院调查显示,9月认为A股会上涨的机构投资者比例达到65.9%,比4月大幅提高6.1个百分点。散户投资者同样表现积极,8月主力资金净流出8020.33亿元,而中小单资金持续净流入8212.6亿元,显示散户成为市场重要支撑力量。这种多元化的投资者结构使得市场交易更加活跃,成交韧性显著增强。## 三、政策驱动:流动性与制度的双重护航货币政策的适度宽松为市场提供了充足的流动性土壤。央行明确提出"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相比二季度的表述从"实施好"升级为"落实落细",显示政策执行力度的加强。更具创新性的是,央行推出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等创新工具,为资本市场提供定向流动性支持,这种精准滴灌的方式既保证了市场资金充裕,又避免了流动性泛滥。资本市场改革的持续深化提升了市场吸引力。2024年"94新政"的政策效应持续释放,中长期资金入市步伐加快,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效能显著增强。监管层通过完善交易机制、优化市场结构等措施,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市场效率,为成交额的放大创造了制度条件。产业政策的精准引导塑造了结构性机会。9月12日三部门印发的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方案,明确提出加快建设陆上风电光伏基地、推动海上风电规范发展等具体措施,直接推动电力设备板块以21.17%的涨幅领涨市场。"人工智能+"行动、新质生产力等国家战略的推进,进一步引导资金流向科技成长板块,形成了"政策-产业-资本"的正向循环。## 四、板块分化:科技成长主导的结构性行情成交额的爆发并非均衡分布,而是集中于少数高景气板块,形成了鲜明的结构性特征。从行业表现看,电力设备以21.17%的涨幅领涨,有色金属、电子行业分别上涨12.79%和10.96%,而国防军工、银行、非银金融等传统权重板块表现低迷。这种分化格局与资金流向高度一致,反映出市场对产业趋势的精准把握。科技成长板块成为资金配置的核心方向。截至9月24日,通信、电子、综合三个一级行业指数年内涨幅均超过100%,分别达到124.09%、121.05%、108.05%。科创板作为科技创新的主战场,9月涨幅居前,与政策支持和算力需求爆发直接相关。半导体板块获得外资主动基金的重点增持,阿里巴巴、宁德时代等科技龙头企业成为资金扎堆配置的对象。新能源产业链的全链条爆发进一步放大了成交规模。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等产业对有色金属的需求持续增长,推动铜、铝、锂、钴等价格上涨,带动有色金属板块走强。电力设备行业受益于新能源装机量快速增长和特高压项目建设加速,变压器、GIS组合电器等核心设备需求集中释放,相关企业订单预期向好,吸引大量资金涌入。## 五、未来展望:狂欢背后的机遇与挑战尽管9月市场表现亮眼,但狂欢背后仍需警惕潜在风险。从估值角度看,部分科技板块累计涨幅过大,存在估值泡沫风险。截至9月,计算机、传媒、机械设备等行业指数年内涨幅均超过80%,过高的估值可能制约后续上涨空间。两融余额的快速攀升至2.4万亿元,虽然反映了市场信心,但也意味着杠杆风险在积累,一旦市场出现调整,可能引发连锁反应。资金面的可持续性面临考验。9月外资流入46亿美元主要得益于被动型基金52亿美元的流入,而主动型基金则小幅流出6亿美元,显示外资内部存在分歧。国内货币政策的宽松空间是否充足、宏观经济复苏能否持续等因素,将直接影响市场资金供给。投资策略方面,应把握结构性机会与风险控制的平衡。短期来看,政策支持明确、业绩确定性强的科技成长板块仍有望保持强势,但需警惕板块内部的高低切换风险。中长期而言,随着经济结构转型的深入,新能源、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等领域的投资价值将逐步显现,但投资者需避免盲目追高,注重个股基本面研究。2025年9月A股成交额创历史新高,不仅是市场活跃度的体现,更是中国经济转型与资本市场改革成果的集中展示。在政策持续发力、资金加速入场、产业趋势向好的背景下,A股市场有望开启新的发展阶段,但投资者也需保持理性,在把握机遇的同时防范风险,共同维护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