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025年5月22日,美国政府宣布取消哈佛大学获得的学生和交流学者项目资质,禁止该校招收国际学生。根据这一决定,哈佛大学除了不能再招收国际学生入学外,现有的外国学生必须转学,否则将失去合法身份。以下是具体情况介绍:事件背景:2023年10月巴以冲突爆发后,美国多地高校爆发支持巴勒斯坦的抗议活动,引发美国政府对校园反犹情绪的关注。2025年1月特朗普政府上台后,要求高校根除所谓“反犹主义”以及废除高校向少数族裔倾斜的多元化举措。3月,打击反犹主义联合工作组表示会审查拨给哈佛大学及其附属机构的约90亿美元联邦资金。事件经过:4月14日,哈佛大学拒绝美国政府提出的改革其管理结构、招聘及招生政策的要求,美国政府随即宣布冻结对该校总额22亿美元的多年期拨款以及6000万美元的多年期合同款项。5月22日,美国国土安全部部长诺姆宣布取消哈佛大学“学生和交流访问学者项目”认证。5月23日,哈佛大学起诉特朗普政府,美国马萨诸塞州法官要求在举行听证会之前“维持现状”。5月29日,美国马萨诸塞州联邦地区法院一名法官批准了哈佛大学发布初步禁令请求,“叫停”该政策。6月4日,特朗普签署公告限制哈佛大学外国学生签证,6月5日哈佛大学提起诉讼,随后美国法官暂停该禁令。6月6日,美国国务院指示全球各地使领馆恢复为准备赴哈佛大学就读的国际学生办理签证。事件影响:哈佛大学2024至2025学年有6793名国际学生,占学生总数的27.2%,他们面临转学或签证失效风险。国际学生是哈佛实验室与研究所的中坚力量,其离开会导致科研项目瘫痪,众多研究团队面临解体风险。此外,这还会造成哈佛生源流失、盈利受损,引发全球声誉危机,也会加速美国教育和科研界的人才“出走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