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这的确是个好消息!作为联合国认可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核心供应商,北斗系统全面进入民航、海事、移动通信等11个国际组织的标准体系。相关服务及产品目前已出口到140余个国家和地区,其国际“朋友圈”持续扩大。北斗系统进入国际组织标准体系历程如下:国际民航方面:2010年9月中国民航局在国际民航组织(ICAO)第37届大会上,正式提交北斗系统进入ICAO标准申请;2011年1月,ICAO第192次理事会以决议形式,同意北斗系统逐步进入ICAO标准框架。此后累计参加ICAO导航系统专家组(NSP)10余次会议,基本完成了北斗B1I信号标准和建议措施(SARPs)草案核心内容修订。国际海事方面:2014年11月国际海事组织(IMO)海上安全分委会(MSC)94次会议完成了北斗系统作为世界无线电导航系统(WWRNS)的最终认可,北斗系统成为第三个被国际海事组织认可的世界无线电导航系统。随后完成了船载北斗接收机设备性能标准,通过了支持北斗的多系统船载导航接收机性能标准等一系列工作。移动通信方面: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之二(3GPP2)、开放移动联盟(OMA)等移动通信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全面推动北斗标准化工作,第三代、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支持北斗B1I定位业务的24项标准已获得通过,2018年9月3GPP RAN#81次全会通过了启动B1C信号标准化工作提案。接收机通用数据格式方面:全面启动了推动北斗进入国际海事无线电技术委员会(RTCM)、美国国家海洋电子协会(NMEA)、国际GNSS服务组织(IGS)等相关国际组织关于卫星导航接收机国际通用数据标准的工作。推动RTCM第104专业委员会成立北斗工作组及恢复网络RTK工作组,中方均任工作组组长;完成了RTCM 10402.X差分电文标准等多个标准增加北斗区域信号的修订工作;支持北斗的NMEA - 0183标准完成修订;2016年1月全面支持北斗的RINEX3.03版本通过RTCM SC - 104会议批准并正式发布。目前,尼日利亚、突尼斯、塞内加尔等30多个非洲国家已建设北斗CORS站,为当地水利、交通、农业、气象监测等领域提供高精度位置服务。在南美洲,秘鲁钱凯港成为首个应用“5G +北斗高精度定位 + AI”的智慧港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