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漂浮二氧化钛让废弃塑料处理更高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创新结构与原理:科研人员通过给二氧化钛披上一层纳米级碳氮疏水层“防水战甲”,使其能漂浮在水面上。这一结构创新带来两大突破,一是让阳光、氧气、光催化材料和塑料实现零距离接触,突破了原本光催化材料与塑料间的接触屏障;二是激活了寿命长达1毫秒的超氧自由基,其持续氧化能力较羟基自由基提升百万倍,能充分切断塑料分子碳链。提升分解效率:在不用酸碱溶液预处理塑料的情况下,可漂浮二氧化钛分解塑料袋、保鲜膜等常见塑料的效率比传统材料提高了几十到上百倍,创造了中性条件下塑料分解效率新纪录。降低处理成本:传统工艺中,使用强酸或强碱溶液预处理塑料的环节消耗了整个降解过程85%的成本。而新型二氧化钛材料使废塑处理摆脱酸碱预处理依赖,直接降低85%的前期处理成本。若规模化应用,预计可将每吨塑料降解成本从现行约2800元降至420元。实现资源循环:该材料分解废塑料后所得产物中有四成为乙醇,形成“废塑-乙醇-能源”的闭环产业链。以年产10万吨塑料废弃物处理量计算,可同步产出4万吨燃料乙醇,替代3.2万吨标准煤消耗,实现显著的碳减排效益。
|
|